走进科学,你我同行—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参与中国科大2022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报告活动

来源:   信息日期:2022-05-26 09:46:34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年,也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实施开局之年。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语言与文化系积极响应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的要求,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充分利用网络空间,通过直播、微视频等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线上科普和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国家科技规划政策落地。

本次直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旨在大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做了题为《碳能源的前世今生——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报告。报告从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和发展历程入手,高度肯定碳基能源对推动人类文明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报告系统分析了传统能源使用过程中CO2释放机制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充分阐述了未来能源体系向低碳和零碳过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科学院陈仙辉院士做了《神奇的超导及其应用》的报告。陈院士首先简单介绍了超导的理论和特性、超导研究发展的历程,尤其是非常规超导体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超导体作为一种量子材料广泛应用的物理基础以及在弱电和强电方面多个领域中的应用。陈老师指出,超导电性是指某些材料在降到一定温度时,电阻消失为零并具有完全抗磁性的宏观量子态。超导体在科学研究、信息通讯、生物医学、电力交通等领域均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免疫力与免疫治疗》。田院士讲道,免疫力是指人体防病抗病的能力,是人体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清除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杀灭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免疫治疗是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疾病治疗的方法。同时介绍了免疫力与人体健康,免疫治疗前沿知识,肿瘤的免疫治疗等最新进展。

郭光灿老师的报告题目为《量子信息物理基础与量子计算》。报告阐述了导致量子信息技术超越经典技术性能的物理基础——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和非局域性两大特征。正是这些量子特性使量子世界呈现出人们难于理解的量子现象,帮助人们开发出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量子信息技术。报告还介绍了量子计算发展的状况,指出量子信息技术可以突破现有信息技术的物理局限,使人类社会从经典技术迈入量子技术新时代。

科大讯飞创始人、董事长,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庆峰博士的报告题目为《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和典型应用》。报告中谈到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产业智慧化升级和大国科技竞争的焦点。科大讯飞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刘庆峰博士还介绍了近年来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方面的进展,尤其是代表中国在突破多语种等技术“卡脖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并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助力“幸福中国”和“工业强国”方面的典型应用,尤其是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消费者产品、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赋能案例。

老师们观看直播学习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董沛老师表示:“科学教育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途径,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大计。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战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科学与社会问题,让学生具有在今后择业所必需的科学技术基础。”

王新菊老师认为科学技术现在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成果面前,人们需要学习和普及的知识越来越多。科普既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使政府科技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加畅通,进而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和竞争实力,促进科学技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朱贺琴老师表示:“通过对系列科普报告的观看,我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入科普开放平台,切身体会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魅力。我认为这种贴近生活、生动直观的科普知识宣传方式非常有必要。”

金蕊老师说到:“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科技创新主体数量连年高速增长,科技创新要素更加活跃。我们深知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唯有坚持创新,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双一流高校,我们也要开放场景、整合资源,聚全区乃至全国之力打造双创基地升级版,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新大成为疆内先进技术落地转化首选地。让更多人才在创新中高跳快跑、成长拔节,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速度!”

此次“走进科技,你我同行”活动,激发了与会教师崇尚科学的热情。老师们表示要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教育学生,使他们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加强与改进科学教育,为建设“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来源:中国语言文学学院)